各小編一定用過 KOL,無論是強制性照抄新聞稿還是直播開箱都經歷過篩選 KOL 過程。大家會考慮什麼呢?感覺?粉絲數目先決?還是受眾與 KOL 的相似度?較早前 MediaKix (國際有名的 Influencer Marketing Agency)做了個關於篩選 KOL 時所考慮的統計,結果如下:

以上可作參考而小編對統計結果有以下分析:
1. 粉絲數目不再:
Instagram 同 Facebook一樣不再是100% Reach就算再多 Fans 都未必是重點,粉絲數目不再與結果成正比,反而要留意粉絲質素及互動率。不同類別對 KOL 的粉絲數目 Benchmark 也不同,明白到大家未必能夠了解所有類型的 KOL,很多時會以粉絲數目為篩選條件,那FB /IG 的 Business Account 最少要有10000大家才覺得是「有啲人睇」!
2. 互動率:
粉絲雖多但大部分都是疆粉零互動就算有一億人都沒用,正常的互動率會以 Total Engagement / Reach去計算(包括廣告),但由於看不到別人的 Reach 所以會以粉絲數目代替(若果 KOL 願意提供Reach就最好),改成 Total Engagement / Fans number,這包括 Comment、Like、Share(FB)。不同種類的粉絲互動率也不同,相對容易有互動的食玩買及娛樂平均互動率要有1%以上吧!有些類別沒有太多圖/影片做內容比較難有好的互動率如非實體產品的服務。
3. 粉絲質素:
找 KOL 不同找品牌代言人,KOL 使用產品與服務但並不100%代表品牌,大家要的是通過 KOL 而令得到其粉絲與大眾的注意,所以要留意以下兩點:
- KOL 過往替客戶宣傳或介紹過的產品(價格)及表達手法去做評估,例如同一支化妝品在特賣優惠 KOL 的受眾與唯美女神級 KOL 的粉絲大有不同,KOL 粉絲與品牌形象及 Objective 是否適合都是要考慮的因素。
- 粉絲留言態度顯示粉絲的質素,最好是提問及查詢產品或服務資訊,如果大量反對聲音或對品牌惡言惡語的就正明該 KOL 的粉絲不是「人咁品」,可以近10個客戶 Post 並計算表情符號,如果平均有10%嬲嬲或負面留言 (針對KOL或品牌)都要再考慮清楚,就算可以免費夾 Partnership 都要諗諗免出現公關災難。
4. 內容質量:
這個沒有數據做指標,但可以從粉絲互動量為基礎,再以你品牌的受眾和風格與 KOL 內容的文字/圖像/影像作出比較。例如手作活動找的都是走文青風格和粉絲較年輕的KOL,高級時裝找的都是相片可以拍/穿出突顯產品格調的時尚 KOL。KOL 的個人元素亦是質量的考慮之一,如果每次都是照搬新聞稿圖文並茂,一字不漏的 KOL 那可找傳媒或網上平台好了,KOL 必需要對產品或服務有個人的觀感才令其商業味減少,增加粉絲的接受程度。
下一次會分享 KOL 最有效的平台及格式,是否用影片就是好?還有 KOL 用 Facebook 嗎?另外有朋友睇完以上幾點冷笑一句:「我明白我係小編點解做唔到 KOL 啦!」我只可以答:「以非牟利識少少扮代表分享界嚟講我係小編都算係 KOL 嘅。」如有任何 Digital Marketing/ Social Media 問題都歡迎到我們 Facebook 專頁留言!